專訪妮基‧聖塔菲基金會執行長布露慕
今年2月妮基(Niki de Saint Phalle)的作品來到台灣展出,但這不是妮基作品的亞洲第一站,去年妮基作品便分別在韓國國家當代美術館(2006年1月)、澳門藝術博物館(2006年8月)展出。孫女布露慕(Bloum...
View Article亞裔女藝術家的繆思
一群女人聚在一起談天說地、吃點心、創作,「為繆思喝采」展在母姊會般的氛圍中進行,會場點心有些出自創作者之手、作品材質透露著居家的溫馨,女人的運動正在悄然進行。(今藝術,文/郭冠英. From ArtCo Monthly Magazine, written by Gwen Kuan-ying Kuo) (繼續閱讀...)
View Article非裔女攝影家: 邊緣生活紀實
黑人女攝影家布蘭達‧安‧肯尼耶莉(Brenda Ann Kenneally)的作品不離藥、金錢、權力,但她仍為許多基金會所贊助,箇中原因為何?(今藝術,文/郭冠英. From ArtCo Monthly Magazine, by Gwen Kuan-ying Kuo) (繼續閱讀...)
View Article奧克蘭「月亮」的女性居家主義
由名稱「月亮」(The Moon)不難窺知,這是一間女藝術家主持的替代空間。座落於奧克蘭替代空間集中的工廠區(第25街),「月亮」位居廢棄工廠的一樓,但在女主人的巧思下工廠不再像工廠,已佈置成相當溫馨、微透暈黄燈光的小室。(今藝術,文/郭冠英. From ArtCo Monthly Magazine, by Gwen Kuan-ying Kuo) (繼續閱讀...)
View Article富豪後裔妮可‧博飛 工作室畫展
出身富豪的名人畫家妮可‧博飛(Nicole Buffett)今年三月於奧克蘭市替代空間「前端藝廊」(Front Gallery)展出作品。根據富比士雜誌2008年排名,妮可是世界首富瓦倫‧博飛(Warren Buffett)孫女兒,她在接受美國最著名談話節目主持人歐普拉‧溫佛瑞(Oprah Winfrey)訪問時提到:(今藝術,文/郭冠英. From ArtCo Monthly Magazine,...
View Article舊金山現代美術館 慶卡蘿百歲冥辰
墨西哥藝術家芙瑞達‧卡蘿(Frida Kahlo,1907-1954)的遺作將於六月十四日在舊金山現代美術館展出至九月底。身為知名畫家迪耶哥‧里維拉(Diego...
View ArticleJFKU Art Annex「做個正港的女生」展
約翰‧甘迺迪大學藝術空間(JFKU Art Annex)坐落於柏克萊市區的一棟廢棄火車站所改建,這所以六O年代鼓勵民權運動卻被暗殺的美國總統之名的學校校園散布在灣區幾個小城,沒有高學費的門檻,以招收多種族有心向學者「改變他們的生活,進而改變我們的世界」為宗旨,因此其展品正反映灣區介於學院內外的藝術表現。新學期前後推出女性意識濃厚的展覽「做個『正港』的女生」(The Right Kind of...
View Article露易絲‧布爾喬亞 Louise Bourgeois 回顧展
洛杉磯當代美術館(Los Angeles MOCA)於2009年一月底前,推出露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回顧展。現年九十八歲高齡的布爾喬亞,自七十歲之後全心投入創作每日不懈、老而彌堅,本展完整收錄布爾喬亞自1938...
View Article奧克蘭美術館:當地女藝術家卡爾沃斯個展
奧克蘭美術館展出斯奎克‧卡爾沃斯(Squeak Carnwath)「非日常繪畫」(Painting Is No Ordinary...
View Article辛蒂‧雪曼的客人 獨立製片尋求自我
你知道在辛蒂‧雪曼身邊一向支持她的伴侶是誰嗎?保羅‧長谷川-歐弗洛克(Paul Hasegawa-Overacker)執導的「辛蒂‧雪曼的客人」一片七月下旬在舊金山洛喜戲院放映,一上映戲院便為當代藝術愛好者擠得水洩不通。(今藝術,文/郭冠英. From ArtCo Monthly Magazine, by Gwen Kuan-ying Kuo) (繼續閱讀...)
View Article「分離藝廊」雙個展 書寫女性感知
以女同志街著稱的舊金山瓦倫西亞區,常見女情侶成雙牽手走在街頭,該區藝廊也頗有女同風格。位於教會街的「分離藝廊」(Secession Gallery)看似一家精品店,實際上也分租創作者做為工作室兼展場。八月中旬此藝廊舉辦兩位女性雙個展:插畫家霧瑟拉‧仙德‧楊(Ursula Xanthe Young)及圖像設計工作者海瑟‧羅賓森(Heather Robinson),女味十足。(今藝術,文/郭冠英....
View Article侯瀚如策展:另類女性意識 延伸每日奇蹟
今年九月展至十一月底、在舊金山麥克沃賓畫廊並巡迴至洛杉磯的「紅貓」當代藝廊舉行的「每日奇蹟(延伸)」展,是侯瀚如延伸於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主題。當年他邀請四位中國女藝術家,今年則邀集七位國籍遍佈亞洲各國的女性,如台灣的陳慧嶠、中國的闞萱、韓國的Minouk Lim和Jewyo Rhii、印度的葛帕(Shilpa Gupta)、巴基斯坦的阿芭絲(Hamra Abbas)、...
View Article舊金山國際女性美術館和藝術委員會畫廊:布蘭達‧白蘇諾「撈海老婆婆」獲國際女攝影師獎
布蘭達‧白蘇諾的「撈海老婆婆」描繪年長的韓國傳統打撈海女。(picture© Brenda Paik Sunoo, IMOW,SFAC Gallery) 一位身穿潛水裝、肩揹沉重的捕魚袋、身材健壯、只有從臉上的皺紋可看出是七十多歲的老婆婆照片,成了2010年十月舊金山國際女性美術館和藝術委員會畫廊共同票選出的徵件展獲獎作品。 此名為「圖像、力量和潛力」(Picturing, Power &...
View Article正視身體‧解剖自我‧扮裝演藏—女藝術家的自我肖像[潘玉良、費達‧卡羅(Frida Kahlo)、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
「我將自己從安全舒適的確定感中,撕裂分開來,只因熱愛追尋真理。而領悟真理終究讓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西蒙‧波娃[註1]...
View Article蘇菲.卡爾Vs.曹斐:日常感的當代女性視野
2010年進入尾聲之際,在舊金山有兩個重要展覽:舊金山現代美術館的「揭露:窺視、監視和1870年後的攝影」(Exposed: Voyeurism, Surveillance, and the Camera Since 1870),以及芳草地藝術中心的「人民城寨」(RMB City),無獨有偶地呈現兩位參與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新鮮銳利的女性視角:蘇菲.卡爾(Sophie...
View Article女攝影師Amy Blakemore:掌握低科技的內視與情感
曾在2006年參加惠特尼雙年展、目前於西雅圖美術館進行二十年回顧展(Amy Blakemore: Photographs 1988–2008 )的愛咪‧布雷克摩爾(Amy...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