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我想成為觀眾的夢。」 – 車學慶〈哀哭的小麥〉(A Ble Wail)(1975)創作理念 電子媒體與受眾自決發聲的互動無遠弗屆,就像洪仲丘冤死案激起網路串聯成公民運動,冤死的亞洲女藝術家車學慶(Theresa Hak Kyung Cha)也激起數位時代藝術界對她作品的詮釋,持續她的藝術新生命。車學慶,出生於韓國釜山,在美國、法國學習創作和電影理論,自柏克萊大學畢業後服務該校的太平洋電影文獻庫(Pacific Film Archive),並積極從事書寫和多媒體跨領域創作。在1982年11月著作〈口述(Dictée )〉出版前一星期、同時也是新婚六個月後,她意外地遭陌生人殺害身亡。然而在31年短暫的生命結束後,車學慶的回顧展卻不斷出現在專業機構中,對她的藝術評價卻持續中,值得玩味。(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藝術平台],文/郭冠英. From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Asia Point of View Column 2013, by Gwen Kuan-ying Kuo.圖片:車學慶, 「過渡/呈現」,錄影,1978年作, 2005年於英國PEER展出。(picture: Passages/Paysages, Theresa Hak Kyung Cha ©Theresa Hak Kyung Cha, photo courtesy of PEER, U.K.)
(繼續閱讀...)
Clik here to view.
